盘点2022年中国仓储配送十件大事

01 首份国家级物流五年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发布,对包括仓储配送在内的物流现代化发展提出要求、作出战略部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办发〔〕17号),在物流已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定位基础上,强化了其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地位。《规划》围绕资源整合集聚、服务数智化升级与创新、补齐农村短板、一体化运作衔接、绿色低碳发展、末端提档升级、健全国际网络等方面,对“十四五”时期仓配现代化发展提出要求,做出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部署。

02 中国仓协发布仓储业首个现代化发展工作指南《中国仓储现代化建设工作指南》,提出仓储现代化建设的依据、逻辑、路径与指标。

在以“高质量建设中国式仓配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仓储配送大会”上,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发布首个仓储现代化工作推进指导文件《中国仓储现代化建设工作指南》。《指南》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要求,立足我国仓储业目前的主要矛盾、短板与弱项,立足仓储业未来发展的市场需求,明确我国仓储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要求,从企业层面阐述了仓储各方面现代化建设的依据、逻辑、路径、指标,从行业层面提出了推动仓储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作计划与措施,为企业推进实施仓储现代化提供参考。

03 物流地产、托盘租赁、货运SaaS服务领域出现头部企业合并收购事件,行业“洗牌”加速。

京东产发完成中国物流资产收购、CHEP中国路凯LOSCAM大中华区将合并托盘业务、两大货运货运SaaS服务企业G7物联与易流科技完成合并。在经济下行、需求疲软的大背景下,业内头部企业通过调整业务版块、优化投资布局、出售资产、转让股份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行业发展角度,头部企业整合,行业“洗牌”加速,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优化、服务和效益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04 线上线下融合协同加速,仓店一体和即时配送成新增长点。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已养成线上购物习惯,实体零售因此备受冲击。实体零售企业一方面在持续布局完善线上业务、打通线上与线下渠道,另一方面在探索拓展新业态——仓储会员店。无论是何种业务都催生一种新的模式“仓店一体”,在这种模式下,门店除满足线下购物需求外,还要作为满足线上购物需求的仓库。“仓店一体”模式的产生,对门店仓的规划设计、库存的布局、即时配送订单的满足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亦是仓储配送新的业务增长点。

05 国家多部门资金支持冷链设施和县域物流设施建设,10余个省出台冷链物流规划或实施方案,行业组织以标准为工作抓手,推进冷链和县域物流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14亿元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专项中央资金,支持公共冷库新建、改扩建、智能化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安徽、甘肃、江苏、浙江、辽宁、青海、江苏、福建、广东、安徽、海南等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或发展实施方案;行业协会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启动制订行业标准《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建设与运营规范》及“星级冷链集配中心”标准化评价工作,从多维度共同推进冷链和县域物流高质量发展。

06 普洛斯、万纬物流发布“零碳园区白皮书”,绿色仓储设施再升级;首个绿色仓配运营国家标准发布,多企业承诺碳减排目标或发布碳中和计划,仓配绿色化发展进入可量化评估阶段。

自年国务院发布“双碳”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以来,仓储配送相关企业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仓储设施方面,普洛斯、万纬物流相继发布“零碳园区白皮书”,总结分享“零碳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方面的实践方案,以及万纬物流园区获首个净零碳认证,标志着仓储设施由“绿色”(经国家标准认证)向“零碳”的再升级。在仓配运营方面,首个绿色运营国家标准《绿色仓储与配送要求及评估》(GB/T)发布,提出仓储配送绿色化要求,并给出评估指标;京东物流、菜鸟、满帮等承诺碳减排目标或发布碳中和计划,并明确碳减排或碳中和量化指标,标志着仓配绿色化运营已进入“由虚入实”的可量化、可评估的发展阶段。

07 物流科技公司加速发布升级基于仓储应用场景的数智化产品或解决方案,具有“数智基因”的物流企业仍受资本认可。

普罗格、海柔创新、旷视、极智嘉、海康机器人等物流科技头部企业在年均发布新产品或解决方案,基于仓储场景的全向箱式拣选机器人、箱式仓储机器人、四向车上存下拣解决方案、机械臂拆码垛方案等是行业需求重点。以昆船智能、科捷智能、快狗打车上市为代表,以物流科技公司获融资占业内80%以上为标志,表明尽管在资本寒冬下,具有“数智基因”的物流科技公司仍受资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zdkonglongdan.com/bcwgk/137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