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如何兼顾突发情形与平时运营的需要?
撰文
韦晓宁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6月0日消息,医院将在一个月后达到完工条件。这是于00年7月开工、武汉疫后重振建立的四大“平疫结合”医院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可在平时、疫时状态之间迅速切换使用。医院建筑团队所建,被称为“永久版”医院。
中建三局一公司项目经理陆杰表示,医院项目运用了在火神山、医院建设中大放异彩的装配式建筑技术,由工厂加工预制具备防火性能的环保箱式板房,在现场按型号拼装到位,实现“搭积木盖房子”,加快了施工进度。
今年月,?位于江夏区的医院医疗综合楼主体结构封顶。图/长江日报医院建设团队再战武汉江夏早在今年月份就有《长江日报》等媒体报道,武汉4所“平疫结合”医院即将在7月交付。这4所医院分布在江夏、新洲、黄陂、蔡甸4个武汉的新城区,其中,规模最大一所的所在处正是00年月医院的建设地——江夏云景山。且医院的建设,也由医院建设团队中建三局来进行。
据悉,医院总建筑面积为5.5万平方米,包括1栋医疗综合楼、1栋行政科研宿舍楼和4栋住院楼。“医院平时状态下为国医院及国际化康养医疗服务中心,疫情时医院,建设区张床位全部用于收治病人,疫情严重时,根据需求可在预留用地临时建设张床位用房。”陆杰说。
“中国新闻网”报道,医院设计之初,项目设计人员从城市主导风向、绿化隔离带等多角度考虑,对疫情期间病患、医护、污染物和后勤车辆进行流线分析,合理安排住院楼、门诊楼和行政楼的布局,确保疫情来临时,最大限度降低病毒的传染率。
在住院楼内部,由平时向疫情时的改造按照“三区两通道”(污染区、缓冲区、洁净区、医护通道、患者通道)原则,通过增加隔墙、增设玻璃隔断等方式,形成缓冲区和独立通道。重点科室如手术部、影像科等,预留了部分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疫情时根据统一部署快速实现平、疫转换。
为减小病毒传播风险,医院将通过被服收集输送系统和垃圾收集物流输送系统来实现对垃圾、污被服全封闭、压缩化、集装化收运。同时,医疗废水及餐余废水经过物理过滤及消毒处理后,再排入市政管网,提高了废水的利用率及安全性。
此外,医院还加入了很多智能化的设计,如采用零接触式的智慧药房,药品从送入药房内到病人拿到手中,实现流通全闭环管理,提高安全性和高效性。
医院疫情期流线分析。图/中国新闻网除了江夏区的医院,还有以下3所武汉新建“平疫结合”医院,总建筑面积、床位数量相当:
医院,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核心区,医院总建筑面积0.7万平方米,设置00张传染病床位和张普通病床位,遇疫情可快速转换,变成拥有张医院。
医院,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置张床位,包括平疫转换病床位张、传染病床位00张。
医院,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医院共设张床位,其中传染病楼设张床位,张普通床位预留改造为传染病房的条件。
据悉,4所医院的分布地是武汉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4个新城区,这也是武汉首次大规模在新城区布局医院。4所医院开工之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方鹏骞曾表示,这一“大动作”将使全市医疗资源配置更合理。
去年初的疫情后,武汉市积极谋划了一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长江日报》指出,4所“平疫结合”医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启动最早、见效最快的一批项目。
医院:平时服务民众,疫时快速切换在“永久版”诞生前,医院的医院,而这正说明了问题:年,医院家,其中床位数在张以上的只有9家。且疫情中,医院被临时改为传染病救治设施使用,不少医护人员被感染,医院的格局、设施无法满足传染病救治的分区及通风组织等需要,“平疫结合”医院的建设、改造问题亟需解决。
那么,究竟什么是“平疫结合”?“医学界”查阅资料发现,“平疫结合”理念的前身是“平战结合”,在建国之初产生和应用于国防军事建设领域,后普遍应用于医疗领域,用以描述既能在平时服务于民众、又能确保重大疫情等战时快速切换的医疗体系建设方式。
据《湖北日报》介绍,“平战结合”医院的建设理念为,在非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各司其职;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医院。在规划、设计、建设阶段,提前科学布局,便利于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的功能转化,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少发生大型公共卫生事件时候的改建、增建工作量,提升城市整体抗疫能力。
年“非典”后,国家建立了一批“平战结合”医院,用于集中收治传染病患者。00年“新冠”暴发后,“平战结合”再度成为热词,并衍生出更有针对性的“平疫结合”一词:
00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的通知》,多次提到要按照“平战结合”要求建设病区、以“平战结合”等为原则构建传染病救治网络等。
00年8月,国家卫健委、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医院“平疫结合”可转换病区建筑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细致规定了“平疫结合”病区应有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给水排水、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等方面的标准。
00年的全国两会中,也有多个提案、建议是关于加强建设“平疫结合”医院。国家卫健委逐一详细回复,并在今年初公布。
建设新的“平疫结合”医院只是应对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之一,如医院,使其既能满足日常诊疗需求,又能适应疫情的战时状态,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命题。
为此,医院副院长韩丁建议,要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控要求,在医院某些独立的地方建一个病房或者重症病房,建立相对独立的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医院还可以建立感染楼或者P3实验室,平时用在治疗普通病人,战时或出现极端情况(医院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时候,医院就可以发挥作用。
“疫情下反思,医院建筑如何兼顾突发情形与平时运营的需要,是我们现今面临的问题。”医院基建科庞灿在其研究中写道,“我们认为合理规划医疗资源,以‘平疫结合’的理念规划医院是更科学、更经济、更长远的解决方式。”
参考资料:1.武汉4医院今年7月交付_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