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徐老师的学生这么学中医厚朴

编者:厚朴创立20周年庆典已经过去,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旧文回忆一下厚朴当年的情景。等体味完这些旧事,再看下厚朴现今的课程和服务,你可能会发现20年来徐老师所宣扬的并没有变过。

文章原刊登在《北京记事》年第8期

老外在北京学中医

朋友开了一家中医诊所,吸引很多外国学生来学习中医,有天我问他,学生对学中医有什么感想,他想了一会说:“这样吧,我让他们写写对中国医学的理论认识,那样才能真实表达他们对中医的看法。”

吃到了两千年前的中国鸭蛋

LESLIE来自德国,她的未婚夫VEIT在德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于是她放弃了在德国一家出版社主编秘书的职务,来北京帮助料理未婚夫的生活。

我是去年10月来北京的,很喜欢这座城市,要问我对北京哪些印象最深,那就是中国菜。

我非常喜欢吃中国菜,尤其是京酱肉丝,既有北京烤鸭的味道,又不是很油腻。我们和朋友经常去中国餐馆吃饭,我们最早学的中文也就是菜名,因为那些有英文菜单的餐馆都很贵,而能做地道中国菜的小餐馆一般都没有英文菜单。大家为了吃好饭,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就努力把中国菜名都记住了。鱼香肉丝,蚂蚁上树,宫爆鸡丁,荷兰豆——当然荷兰豆要大蒜炒的。可是我们知道的菜太少了,在一起点来点去就是那么几样,除了这些也不知道其他菜叫什么名字。

自从参加了针灸学习班,老师带我们吃中午饭,每次品尝不同的中国菜,我才知道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酸辣藕丁、日本豆腐、尖椒土豆丝,都是我现在爱吃的。

我上中学的时,同学的父亲访问中国回来,他说他吃到了世界上最好吃的的饭。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到了两千年前的鸭蛋,从地下挖出来的,里面白的蛋青和黄的蛋黄颜色都变绿了,但是味道香极了,像戈罗利亚最好的奶酪。他说得我口水直流,想着哪天也能去中国吃到两千年前的鸭蛋。

到北京以后问了很多中国人,哪里能吃到两千年前的鸭蛋,大家都不知道,还说我把玩笑话当真了。直到有一天中午吃饭,老师点了松花蛋,我一看,啊,和同学的父亲说得一样,我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我还带回去一颗给VEIT尝,他也爱吃。有次他们大使馆几个人出去吃饭,他还打电话给我的老师,让他告诉服务员那个几千年的鸭蛋叫什么。

最早德国人吃咸鸭蛋,搞不清楚咸味是怎么进去的,只好认为是中国出产的一种咸鸭子下的蛋。见了松花蛋,认为是出土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了,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谈谈对中国医学哲学的认识,我却谈了半天吃饭。但是我记得老师说过,做菜也包含着治国的道理——治大国若烹小鲜,好像是这句话。中国医学讲阴阳,重视事物的两个方面,尤其注重内因。而西方人似乎只看重一方面,特别是外因。中国人讲苍蝇不叮无缝的的鸡蛋,他们看到了鸡蛋的问题,我们只关心苍蝇为什么要去叮鸡蛋。

就吃饭而言,食物的色香味形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吃饭人的心情和胃口。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加上对中国的偏见,总是认为中国人穷,所以才什么都吃。我们不吃的动物内脏(就是中国人说的下水吧)、鸡爪子、猪蹄子、猪血和鸭血,中国人都吃。开始我也认为是中国人太穷,所以吃这些别人不要的东西。

可是到中国以后发现,不是穷人而是有钱人才吃这个,因为普通的肉比它们便宜多了。老师说啃骨头比吃肉香,众人抢着吃饭香,偷来的东西吃着香,就是说同样的饭,如果调动了人的心情胃口,感觉就不一样了。

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也是这个道理吧。不能只看到病毒、细菌,更要







































治疗白癜风小偏方
白癜风怎样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dkonglongdan.com/bcwts/54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