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际学校,双语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有钱人家的赛道。
各种各样精彩的课外活动,Top学校毕业的博士老师、口音纯正的外教老师,漂亮的校舍环境和各种先进的设施……
这些软硬件条件必然决定了国际学校是奢侈的教育资源,更是很多资历雄厚家庭趋之若鹜的对象。
某些顶级国际学校的学位厮杀度可能比公立还要刺激。
到底是什么样的家长愿意花大价钱把娃送到国际学校进行栽培?你的娃适不适合去国际学校接受教育呢?今天邀请到一位国际学校的数学老师,请她来说一说国际学校的家长都是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工作?书文
港大教育学硕士,现任国际学校班主任。不爱跳舞的文学爱好者不是好数学老师。
01一年学费30万,把孩子送国际学校,到底追求什么?一想到国际学校,很多人都会把其和快乐教育做等号。
诚然,一所学校最根本的宗旨就是教书育人,基本每所国际学校都会以丰富且独特的教学资源作为卖点。
但是很多家长愿意花大价钱来国际学校读书,不仅仅是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同,背后也有自己的考量。
在我接触的家庭中,送孩子们来国际学校的家长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1:坚定走国际教育路线,准备以后送孩子出国读书
这一类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希望孩子跟得上国外教育的步伐。
氛围要跟上,英语要抓好,才艺不能丢,性格要阳光。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国际学校是实现日后出国读书梦想最现实的方法。
//类型2:不认同体制内公立学校的教学方式,希望给孩子更自由的生长环境或者希望孩子从小接受批判性思维。
这一类家长,比较信任国际学校的宣传引导,喜欢探索更多的教育可能。
不喜欢公立那种成绩为上的死板方式,更倾向孩子可以在爱和包容下长大。或者是害怕一味填鸭式教学会让孩子成书呆子。
//类型3:进入同气流层的圈子
来国际学校读书的家长中,最多的职业构成就是商业类老板或者高管,他们有雄厚的财力来支持孩子的教育。
对他们来说,国际学校入门有门槛,对家长、对孩子的素质和实力都有要求。
进入一所好的国际学校,无异于打通了更多的人脉资源,有利于自己的事业拓展。同时也不用操心孩子交到不够好的玩伴。
黄磊女儿和华谊CEO之子是同学
在我的学生家长当中,有不少都后来成为了挚交,或者有了生意上的良性往来。
不止一个家长也明确和我表示过,希望孩子所接触的同学都是有礼貌、有素质的。
这一块,越是顶级的国际学校,越能保证生源的优质率,筛选机制无异于把一个个优秀的家庭链接在一起,拓展了他们的人脉资源。
//类型4:遇上“问题孩子”,花钱买更好的“教育”
还有一种家长送孩子来国际学校其实有难言之隐。
国际学校也分不同的层次,对于某些层次低一点或者新开的学校来说,对生源的渴求往往会让招生办饥不择食,而招入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或脾气暴躁,或不好好学习,在一般的学校一定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