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发现3座大型墓葬遗迹系乾隆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导读

年11月至年4月,为配合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北西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的开展,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工程建设范围内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市文物局近日发布消息,在第七期项目中,发现3座清代中朝大型墓葬遗迹,以及房址、水井、驮龙碑等遗迹。结合现存古树群、文献记载、前期普查登记资料,以及考古结果,确定为清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据负责人介绍,该墓葬未来有望面向市民展示。

发现墓葬

M1墓室照片,由北向南拍摄

发掘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乡后街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临坝河,东临北小河,两河呈环抱式交汇于发掘区东南。发掘区西北靠高台岗地,东南近两河相交,从堪舆学角度看属于风水绝佳。

“发现如此大型的墓葬,在我们意料之外。”考古现场负责人张玉妍说,近几年在配合东坝地区棚改项目的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员也发现过一些墓葬或遗迹,如此大规模墓葬的发现尚属首次。

在发掘的3座墓葬中,1号墓葬规模最大,地宫南北总长30米,东西宽18米,但保存情况较差,有多次盗扰痕迹。地宫由南向北包括墓道、挡券墙、石门、门洞券、棺床及金券。考古人员推测该墓为固伦和敬公主与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墓地宫。

发掘区正投影图,以三维建模技术拍摄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来看,这座公主墓营建方式繁复,用料讲究。”张玉妍介绍,比如,墓室部分除墙体、券顶和金券用城砖砌成,其余均用青白石砌成;棺床由九块青白石石板砌成,底部由三块石条砌成边沿,浅浮雕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还在棺床正中发现了金井,“很多高等级的墓葬都会发现金井,此次发掘中,我们还发现了金井的石盖,这对于了解整个墓室的建造工艺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描金棺板,“万字不到头”地纹,上绘莲花、法轮图案,阴刻描金藏文经文

有望向市民展示

此次考古共出土63件套文物,涵盖石碑、建筑构件、瓷器、木器等,其中一座乾隆谕祭驮龙碑印证了墓主人的身份。“它出现在公主墓的正南大概30米的位置。虽然已断为三截,但上面的碑文仍清晰可见。”张玉妍解释,驮龙碑碑文一面有“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附色布腾巴尔珠尔碑文”字样,落款为乾隆四十一年,另一面有“谕祭于和敬固伦公主之灵”字样,时间为乾隆五十七年。

乾隆谕祭驮龙碑残碑

此外,墓室中出土的髹漆棺板也是此次发掘的重点,其中3块棺板阴刻描金藏文经文,并绘莲花、法轮、伞盖等图案,“它为研究清代贵族生活和宗教信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所有可移动文物均已提取并转移至库房,木质文物正进行妥善保护。考古人员已对发掘区域内所有遗迹及重点文物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朝阳区文旅局等部门将开展汛期前的保护工程,并研讨具体的保护方案。

“公主园寝在动荡时期饱经沧桑,在今天被科学发掘、积极保护,园寝中的遗迹包括漆棺板等重点文物,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手段,在提取更多考古信息的同时进行保护和复原,将来面向公众进行长期展示。”张玉妍说。

目前,发掘、文物提取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对发掘区域进行了全面数字化信息提取,希望通过三维重建,展示重点遗迹和文物。文物部门正对公主园寝及相关文物研讨具体原址保护方案,将来有望面向市民展示。

此次发现的墓葬不仅在史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也让我们窥见古代文化的灿烂一角期待相关展览早日和市民见面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内容来源:北京晚报、文博中国

实习编辑:丁敏行

值班主编:彭菲

点个

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dkonglongdan.com/bcwts/96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