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芏巍国家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发展战略

李芏巍:国家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定位解析

----以广州为例

-09-03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智库

编者按:年8月20日作者发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颁布前的解读-李芏巍:“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对城市发展升级转型是重大机遇”的文章,不少读者朋友进行咨询与交流。其实年11月1日作者聚焦十九大“现代供应链”国家战略系例报道二,就发表有李芏巍:“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是广州未来发展最匹配的战略定位”一文,也是《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颁布前的解读一文的重要参考之一。现将原文以名为“国家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发展战略与定位解析----以广州为例”与大家分享。我们知道有一定深度的以物流与供应链并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定位的文章并不多见,围绕《国家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战略题材,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场面的演讲与交章报道,对物流与供应链结合城市发展战略有内在的必然联系,集合在这同一主题思想下,以求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不仅内容深刻广泛,并具有很强的发展战略性导向作用,并在实践中体现,将会在国家层面文件中体现,实属罕见。作者从年起首倡“供应链枢纽城市”或“供应链节点城市“来界定城市在国际或国内供应链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或不同功能地位。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现代供应链”到国家部委文件也多次以“供应链”颁发重磅文件,应当采用供应链枢纽城市一词。但是,由于对“现代供应链”一词不同认识与理念性广泛地接受程度,许多场合出现用物流枢纽城市、物流与供应链城市、供应链枢纽城市。至于《国家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最终名称与阐述,当然是以国家层面颁布文件的为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把“现代供应链”写进报告,将现代供应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对我国现代供应链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加快推进我国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的重要指示,”促进大湾区建设扩大发展空间和格局,将为广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动能。从广州来看,正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的最好时期,广州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来了。

广州,中国第三大城市,中国的南大门、国家中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国际大都市,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中国南方的金融、贸易、经济、航运、物流、政治、军事、文化、科教中心、国家交通枢纽,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广州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称。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和国家门户城市,广州外国人士众多,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是全国华侨最多的城市,广州自古以来享有很高的声誉。具体就广州本身行业化面对全国来看,商贸、物流、生鲜食品、跨境电商已经走在全国的前例,广州具备很强的人力资源优势,遍布全球的各行各业的市场网络渠道,是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的天然土壤,跨境电商广州的浓度与速度高于全国,故有“全球跨境电商看中国,中国垮境电商看广州”之誉传。但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方面却滞后于深圳、上海,全球城市间竞争与合作的主线,已日益深化为全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随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和全球城市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展和创造价值。十九大“现代供应链”国家战略号角奏响,无疑为广州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广州在十九大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纲领指导下要想突显出地区个性、发扬城市形象与城市优势,必须找准定位,规划科学的发展目标,只有这样,城市内各建设元素才能有效配合,产生联动影响效应。广州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对标自贸区建设、粵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全国和全球城市来说,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是广州未来发展最匹配的战略定位。

笔者从年起分别在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四川等论坛会上发表有公开演讲与文章倡导构建我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并在从最初交流至执导的成德共建-中欧班列物流港(以及其后中国南部物流与供应链枢纽策划方案)都有描述。“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这是当今国际和国内物流行业或学术界出现的前沿视角的新观点、新理念,对广州探索城市发展的与定位战略思想富予超前的境界。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其现代物流与供应链能否在全球城市间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无疑,就是衡量广州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现代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把“现代供应链”写进报告,强调“价值链”,将现代供应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冠以“现代”为供应链创新与实践赋予了划时代特征,这是党中央顶层设计的最强音。其实早在年11月11日,习近平出席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记者会并讲话。习近平表示,会议决定实施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的领域合作倡议。自去年底至年中,国家政府部门对供应链已经开始抓紧行动。笔者多篇文章讲到,自年至年,政府部门对供应链方面工作已经开始抓紧行动中.从年至年5月,仅仅九个月的时间,国家各部委频繁颁发关于供应链的四重大文件,实属罕见,振奋业界,尤其是“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文件,为现代供应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高层设计立意高远的这一系例举措,对一个产业未说,非常罕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的高度重视,说明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对国家的重要意义,着眼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提升我国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能力。预示着我国由物流将全面迈入供应链体系创新与应用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改革的关键问题,要求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产业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迈向高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竟争、合作与分工,全面提高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十九大的召开,产业的欢欣鼓舞,莫过于“现代供应链”,一个标志着“现代供应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幕已经拉开,这对我国现代供应链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加快推进对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这项工程创新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同时为广州国际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建设以及战略定位和发展格局,带来了新机遇。

二、“一带一路”和广州在全球城市中谋划提升优势的战略定位

供应链是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与振兴的先导与根本。探索“一带一路”发展的路径,从“一带一路”的本质来看,概念在转变,核心只一个,就是商贸物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正是需要构建起内部高效运转,外部通达主要国家目标市场的全球物流体系。换句话说“一带一路”就是建设中国主导的供应链体系。其特征具有贸易主导权、渠道掌控权、资源支配权、规则制定权,一句话就是有话语权,形成价格与市场的风向标,要把通道优势和贸易优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的提升,中欧班列实现中欧之间的路物畅,无疑将推动全球供应链发展促成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是国家的最高战略之一,而广州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一带一路”实质上主要是物流之路,这也意味着广州在国际贸易上的优势有了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广州要对标全球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谋划提升广州战略定位。我们来看广州的定位,广州从最初定位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再到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代表着我国一线大型城市格局,当然深圳超越广州,社会舆论杭州超越广州非官方之言。

广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重点建设三大战略枢纽,三大战略枢纽包括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是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有力支撑”。广州城市定位在国务院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逐渐提升,年2月,国务院对《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的批复文件中,广州城市定位从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上升到了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年3月,广州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排名全球第37位;年9月,广州再次上榜并排名全球第32位,是中国与港湾台地唯一排名和评分双上升的城市;从最早期定位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华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再到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城市定位在国务院对城市总规的批复中逐渐提升。年04月02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公示,定位引领型全球城市。本次规划广州的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质为广东省省会、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从现代供应链提升到国家战略、从“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从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谋划提升战略,被赋予重任的广州迎来新一轮发展重大机遇。广州对标自贸区建设、对标粵港澳大湾区、对标泛珠三角区域、对标全国和对标全球城市来说,意味着广州定位和广州在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体系中的定位有了更加“高、大、上”的格局,中华复兴的广之梦终将在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奋力中变为现实。

三、广州构建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新格局

广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排头兵、主要外贸大市和区域金融中心,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进一步说,“一带一路”将大大促进广州与沿线国家物流产业的交流与联合,尤其是为发展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形成构建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的新格局。从现代供应链提升到国家战略,在全国推进“现代供应链”的建设和对接过程中,基础设施是最基本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在根据自己的优势在对接国外的一些国家,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讲,更好完成“一带一路”,广州还要扮演好华南区域中心、国际商贸中心的角色和粤港澳开放合作聚集区的角色,广州还应着力建设现代供应链体系,增强广州作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球城市中努力做大强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影响力。

什么是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国际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概念是指:“完善集散中转功能,优化转运设施和集疏运网络,建设立体化的物流服务通道,提升供应链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实现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具备多功能于一体的促进协调区域在全球的互通互融的供应链枢纽”。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特征又是什么?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的特征是指:“物流大通道网络中和在国际供应链中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心城市,枢纽城市在国际合作与区域协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作用”。

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是重要经济体的战略性门户城市,枢纽的成熟度对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枢纽等于整合、平台、集聚、陆海空铁内外联动,自贸区以及其它相关的建立与实施将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并催生新的重要枢纽。借力国家发展战略,广州从国家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向供应链枢纽城市迈进,以此为抓手,统领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升级、知识经济提升。物流与供应链枢纽城市建设,就是智慧物流跨越版、改革创新版、城市升级版。

四、十九大强调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为广州城市发展定格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的重要指示。”促进大湾区建设扩大发展空间和格局,将为广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动能,有利于广州发挥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

?.广州要扮演好广东省会城市的角色

广州是广东省会城市,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从上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具有干年历史商城。广州被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五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亿元,下降1.0%;第二产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8.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09:27.97:70.94。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9%和79.3%。年,广州市人均GDP达到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美元。,连续28年位居国内城市第三位,仅次于上海(.15亿元)、北京(.30亿元)。广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年各国GDP及人口,可排在世界各经济体第34位。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全国前三,广州互联网企业超过家,年广州首次进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取得第37位的好成绩。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亿吨,同比增长8.4%,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三、世界港口第五;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万标箱,完成万标箱,同比增长8.2%,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世界港口第七。年广州港商品汽车吞吐量首次突破万辆,达到万辆,居国内港口第二位。在航线开拓方面,广州-三年累计新增国际班轮航线39条。年已新增外贸班轮航线5条,其中亚洲方向航线取得新突破。截至今年5月底,广州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条,其中外贸航线96条,内贸航线条。目前,广州港是我国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非洲、地中海航线核心枢纽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地位得到加强。内陆港办事处由年8个增长至年33个,覆盖全国8省30市,广州港已与世界4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合作关系。广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的推动下,跨境电商业务蓬勃发展。年,南沙自贸区实现B2B2C(网络保税进口模式)进口71.7亿元,同比增长1.1倍,占广州市保税电商比重超过85%。同时,南沙自贸区打造全球质量溯源体系,目前已涵盖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贸易方式,覆盖食品、消费品、汽车等品类,溯源商品货值达.1亿美元。广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一,联合国报告指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居中国第一。广州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三,人口增量居全国第一,吸纳高校毕业生全省最多。广州拥有8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总数达.96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集结了全省97%的国家重点学科、70%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各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均居全省第一;科技创新获国家、省科技奖励占全省过半,有利于广州发挥优势扮演好广东省会城市的角色。

?.广州要扮演好珠三角中心域市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惠州、东莞、珠海、江门、肇庆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发展的龙头,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域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称。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目标是把珠三角建设成为我国开放创新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年1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年,珠三角9个城市共吸纳37.3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到广州市就业的毕业生最多有16.32万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大大促进国际商贸物流集聚和分散。

?.广州要扮演好华南区域中心的角色

广州是华南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依托借助广州现代的商品交易和流通渠道体系,进行转口和集散。货物进出口量的增长,为广州跨境电商和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的张力带来了强劲力源,华南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广州要扮演好华南区域中心的角色。

④广州要扮演好粤港澳开放合作聚集区的角色

珠江入海口,一个世界级湾区的雏形正在显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自贸片区和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座核心城市,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比肩,打造全球创新高地,携手构建“一带一路”开放新格局。广州能够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供更多的服务,必将开拓供应链发展的新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种面向全球的供应链渠道体系的拓展,提供了广州国际供应链枢纽更高层次的发展格局与广大的空间。粵港澳大湾区覆盖了广东省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在内的9座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占地5.6万平方公里,人口多万。中央和广东省都提出要把粵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标志着中国政府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zdkonglongdan.com/bcwts/98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