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烟火气的预制菜,究竟是谁在摇旗呐喊

政策扶持、资本加持、巨头跨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入局。预制菜赛道的火热情况,可以说是有目共睹。那么,究竟是什么炒热了预制菜?是谁在给预制菜添柴加火?

预制菜在销售端有多火热?从下面这几组数据中,可窥知一二。

京东小时购、京东到家数据显示,年七夕节期间,预制菜成为京东平台销售增速最高的品类之一,近一周销售环比增长超过10倍。

百度指数显示,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

盒马数据显示,年“五一”假期期间,北京地区单量相比假期前增长超过30%,值得一提的是,其中预制菜销量环比上涨%。

在预制菜洞察看来,预制菜之所以能走俏,既有疫情的催化作用,更少不了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

一方面,受疫情反复的影响,长期的宅家生活让居民屯菜的需求激增,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烹饪的热情;另一方面,疫情给各个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企业因而寻找新的业绩增长曲线;同时,各地政府也在为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行业,预制菜一端连着乡村振兴,一端连着消费变革,因此也成为政府争先发力的赛道。

诸多企业闻风而动,在预制菜赛道上跑马圈地,生产端的高涨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端的火热。

政府争先布局预制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地方菜系更是五花八门,这也让中国人的味蕾变得挑剔起来。

在中国,食客常以“有没有锅气”来评价一道菜品的味道是否过关。而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菜,虽然方便、快捷,也因其缺乏锅气饱受消费者诟病。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少了烟火气和仪式感的预制菜,已经悄然成为众多省市争抢的香饽饽,引来多地政府布局。

预制菜洞察注意到,截止目前,广东、山东、河北、河南、重庆、浙江等省份都已经进军预制菜赛道,发布了相关的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其中,广东省的扶持力度之大,十分引人注目。

△图片来源:《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文件

成立产业联盟、出台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建设11个预制菜产业园、建立50亿预制菜省级母基金、立项制定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启动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种种举措表明,广东省正在举全省之力,系统化、组织化地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

放眼全国,其他省份也是不遑多让。多地依托自身的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地出台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扶持举措。如河南打造全国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工业园、山东成立省级预制菜产业组织——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

地方政府入局预制菜赛道,对行业的发展而言,是一大利好。一方面,政府发挥带头作用,可以提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心;另一方面,政府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也可以助力预制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具体来看,产业园区、产业基地、研发平台的建成和仓储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促进当地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政府出面筹办展会或是对参加展会的企业给予补助,则可以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搭建起产销对接的平台。

而财政资金上的支持,产业基金的设立,都可以缓解预制菜企业的融资压力。毕竟,不管是扩充产品线、研发新品,还是扩大生产规模,都需要资金加持。

此外,不少地方政府还针对预制菜行业,开展人才培育、人才引进、示范企业培育,出台了相应政策,也将助力预制菜在当地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上下游企业纷纷入局,预制菜赛道火力全开

国海证券研报发布的数据显示,年,预制菜C端市场仅占比20%,而B端市场则占据80%。ToB的餐饮渠道仍然是预制菜的主要渠道,但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的预制菜品类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餐饮品牌、食品企业,线上生鲜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也都纷纷跨入预制菜赛道。

餐饮企业跑步入场

餐饮企业在预制菜业务的布局,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疫情爆发以来,线下堂食屡屡关停,餐饮行业也遭遇了行业“寒冬”。对餐饮企业而言,预制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店面租金高、人工成本高、食材成本高的难题,是降本增效的利器。

据了解,海底捞、眉州东坡、西贝、陶陶居、小龙坎、大龙燚等餐企,都已经入局预制菜赛道。

△图片来源:贾国龙功夫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dkonglongdan.com/bcwwh/126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