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合作供应商家。”
本文为元气资本第80篇原创文章
分析师)步摇
核心内容
1、海底捞旗下供应链有多强大?
2、海底捞如何实现多品类、多品牌战略?
3、未来的海底捞是一家什么公司?
海底捞是一家火锅公司吗?不仅仅是。
年12月,海底捞自有品牌陆续推出。在河南郑州,主打土豆粉的“乔乔的粉”、售卖米线、水饺的“孟小将”和“骆大嫂”已正式开张,天眼查App显示,“乔乔的粉”商标属于北京优鼎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海底捞私人控股有限公司%持股,而“孟小将”“骆大嫂”商标则归属于海底捞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这三家门店所售卖产品为快餐类产品,人均价格约为10元左右。
海底捞的快餐尝试始于年4月。海底捞在北京酒仙桥开设了一家“十八汆”面馆,这家面馆主打亲民价格。除了这家面馆,海底捞国际控股公司(.HK,文中简称“海底捞”)还拥有饭饭林、秦小贤、成都的”捞派有面儿”、西安的“新秦派面馆”以及郑州的“佰麸私房面”等五个子品牌。加之新推出的三家品牌,海底捞旗下共有九个子品牌。
这些新品牌价格带都卡位在10元-25元之间,主要用户群是上班族和学生群体,且供应链都来自海底捞关联公司蜀海和颐海。
如此看来,海底捞想打造的是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不管何种品牌、何种口味都能利用海底捞的供应链优势实现“零基础起步”,而海底捞的新快餐品牌尝试即是最好的证明。
海底捞供应链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颐海”和“蜀海”,其中颐海国际(.HK)年已在港股上市,但蜀海和颐海只是“海底捞家族”的冰山一角。
庞大的「海底捞家族」
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颐海”)产品主要为火锅底料、火锅蘸料、鸡精和中式复合调味品,公司的子公司包括YihaiLtd.、颐海(中国)食品有限公司、颐海(上海)食品有限公司、郑州蜀海实业有限公司、成都悦颐海有限公司、颐海(北京)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和颐海(霸州)食品有限公司等。
蜀海供应链(简称“蜀海”)于年从海底捞中独立,为海底捞提供整体供应链托管运营服务。蜀海供应链于年6月正式成立,是集销售、研发、采购、生产、品保、仓储、运输、信息、金融为一体的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
在海底捞现有产品中,郑州蜀海实业主要提供火锅底料、酸菜鱼调味料和麻辣香锅等底料产品,蜀海(北京)主要提供捞派净菜系列;扎鲁特旗海底捞主要提供羊肉产品;海鸿达(北京)即HI捞送提供外送服务;海底捞与用友集团成立的红火台公司提供软件服务;海底捞与科大讯飞成立的讯飞至悦提供智能餐饮开发系统。
除了服务和系统层面,海底捞的中后台的业务也完全独立出来。北京蜀韵东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为海底捞门店提供装修;北京微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力资源服务;北京海晟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前身是海底捞财务,年成立公司,为海底捞和其他公司提供财务咨询。为了运营用户,海底捞还有一家北京海海科技有限公司,其主要提供游戏运营,利用场景游戏与社交帮助商家黏住顾客、运营会员。
此外,海底捞为拓展业务还不断收购新公司。年9月,海底捞收购了上海澍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澍海以“汉舍中国菜”品牌经营九家中餐厅,其旗下子公司也在纽约经营两家餐厅。
上海基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为海底捞提供开发应用程序,早在年11月即被海底捞收购,据海底捞年年报显示,截至年12月31日,上海基瓦的收入为14.8万元,约占本集团本年度收入的0.%。
从底料、净菜这些供应链产品到物流和软件开发,海底捞几乎把每个业务都“拆开”,并成立了多家子公司——甚至包括财务、人力资源等都分拆成专业的子公司,整个海底捞都被精细化拆分,这些子公司也从最开始只为海底捞服务到目前已经为各大餐饮公司服务,从而实现了对餐饮链条的每个环节的赋能。
除了旗下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因火锅涉及的品类较多,围绕海底捞提供其他产品的供应商公司也为数不少。
目前海底捞的牛油系列主要来自青岛柏兰集团有限公司,门店蘸料和电商所售的蘸料组合主要来自河北御香坊公司,佐餐拌饭酱来自四川吉香居公司,三门峡公司主要提供方便粉丝,希杰公司提供部队火锅,希杰同时也为吉香居母公司。
目前海底捞门店的零食产品为“哇哦”系列,其为颐海国际旗下品牌,主要有虎牙脆和锅巴,该产品由龙海市旭源产品公司提供。
在海底捞的小程序及天猫旗舰店中还出售零食,川香牛肚等零食由四川品品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而每日坚果产品由中粮山萃公司提供。在海底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