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
其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如果日积月累,可能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腰肌劳损怎么办?
日常应该如何预防?
广州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田天照为大家支招。
日常预防及锻炼
●第一,应该重视腰扭伤,要避免一些容易引起“闪腰”的动作。一旦出现腰扭伤,必须积极治疗,充分休息,避免脊柱不断活动干扰已损伤的软组织的修复,防止转为慢性。
●第二,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姿势,久坐的劳动者必须要保持正确的坐姿,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
有一些需长期保持弯腰姿势的劳动者,要保持下腰部的平坦,使身体重心位于髋关节和足部,这样不容易引起腰肌疲劳。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弯腰取物、上下楼梯、负重爬山等活动,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
平时调护要防止潮湿、寒冷受凉,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
出汗及淋雨后,要及时擦干身体、更换湿衣,体育运动或剧烈运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在劳作中要注意劳逸结合。
患上腰肌劳损,腰痛期间不但要适当休息,还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祛除疼痛,改善病情,防止腰部肌肉向纤维化改变。
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与站姿,即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
此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腰部力量。
五招可锻炼腰肌
转胯运腰
两腿分开,稍宽于肩,直立全身放松,双手叉腰,调匀呼吸。
胯先向左、再向前、向右、向后,围绕腰的中轴,做水平转圈动作。转胯1圈为1次,可酌情做15~30次,再反方向做同样动作。
转腰捶背
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直立全身放松,两腿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半握拳。
先向左转腰,再向右转。两臂随腰部的左右转动而前后自然摆动,借摆动之力,双手一前一后,交替叩击腰部和小腹,左右转腰为1次,连做30~50次。
双手攀足
全身直立放松,两腿微微分开。
先两臂上举,身体随之后仰,尽可能达到后仰的最大程度,稍停片刻,随即身体前屈,双手下移,手尽可能触及双脚,稍停,恢复直立体位。如此为1次,可连续做10~15次。
飞燕式
俯卧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20~40次。
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用力将臀部抬高,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老年人仅建议五点式拱桥),动作不宜太快,每分钟做10~15次,共计5~10分钟。
建议早上起床前及晚上睡前各做一组。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张悦
审核:杨余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