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市政府将于
近期陆续开始迁往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
小编就与你
一起开眼界
看看今天的
北京城市副中心
建设得怎样了
从四个角度来看
轨道交通建设
绿化建设
民生建设
市容市貌建设
先来一段
最新出炉的通州实景大片
空中视角美到震撼!
不得不感叹
北京城市副中心太美太震撼啦!!
一、轨道交通建设18项交通设施列入日程
4条轨道交通线齐开工
1、副中心远离“拥堵-扩路-再拥堵”的怪圈
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设封闭住宅小区;“小街区、密路网”先进理念的落地,将让副中心远离拥堵-扩路-再拥堵的怪圈;
2、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综合交通体系
高标准建设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副中心内部综合交通体系。
3、渐成半小时交通圈
从公交车站下车,走米就能进入一座地铁站;出站后米内就能租上一辆自行车……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规划蓝图已初现端倪。年,米换乘圈将建成,区域道路密度达到9公里/平方公里,高于目前中心城区值。
这里还将与中心城区和津冀之间形成30分钟交通圈,流线型的城际列车将副中心与唐山、宝坻等地的距离拉近到半小时左右。
4、路网密度赶超中心城
路网密度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区域交通资源发达程度的参数,一平方公里内道路资源越多,交通便捷程度越大。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路网规划密度达到9公里/平方公里。
5、广渠路东延建景观大道
交通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达到11项,累计长度35公里。
其中包括高速公路2项——兴建东六环环球影城立交和京哈高速公路与九德路立交;
城市道路4项——运河东大街、通马路和九棵树西路的改建升级,广渠路东延;
普通公路3项——宋梁路、京唐路和九德路改建;
公共交通体系2项——广渠路快速公交(BRT)和综合客流中心(地铁6号线东小营)建设。
6、推动城际铁路建设
未来4年,交通部门还将加快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建设,推动城际铁路联络线(S6线)、市域(郊)铁路等多层次轨道线网建设。
打造一张副中心至周边县市乃至京东地区的轨道交通网,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城市轨道协调高效融合。
7、增加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
交通部门将完善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其他新城及周边区域的轨道连接,引导城市沿轨道走廊有序发展。
比如结合环球影城等功能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副中心轨道网规划并推进建设;增加通州南北向轨道交通线路、副中心各组团和功能区内部联系的轨道交通线路。
8、所有大楼地下车库共享
行政办公区的所有大楼,地下车库共享,互联互通。
9、打造地下交通环廊
与管廊同步延伸的,还有类似于中关村西区的地下交通环廊。四通八达的交通环廊,将使副中心核心区域的小汽车基本在地下行驶,地面的开阔空间,主要交给行人和自行车,打造惬意的慢行系统。
10、实现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和新城之间的快速通达
在6号线、八通线、7号线东延的基础上,新的副中心地铁线路正在规划,将形成七横三纵的轨道交通线网,实现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和新城之间的快速通达。
11、东六环通州段已着手拓宽改造
全长约13.5公里的东六环通州段,已经着手拓宽改造,局部段落将结合城市副中心建设要求,改为地下隧道,减轻过境交通的干扰。
12、管廊预留了未来30至50年的发展空间
综合管廊预留了未来30至50年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新的市政管线可以随时入廊运行。
13、7号线东延工程
7号线东延是从朝阳焦化厂继续向东延伸,驶入通州,也服务环球影城。施园站是7号线东延上唯一一座“三线换乘”的车站。
除了两条地铁线外,施园站还可换乘城际铁路联络线。
7号线东延工程(焦化厂站-环球影城站)全长16.6公里,其中包括对施园站及周边用地同步实施一体化结构预留,工程总投资.7亿元,近期融资需求10.8亿元。
14、八通线南延融资4.29亿
八通线南延(土桥站—环球影城站)工程全长4.5公里,总投资27.2亿元,今年拟融资4.29亿元,将于年12月完工。
八通线南延设环球影城站(换乘7号线)、施园站(换乘7号线)2站,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主要服务于环球影城及通州区沿线居民。
15、6号线西延
苹果园南路站→西黄村站→廖公庄站→田村站→海淀五路居站
6号线是很新的地铁线,是东西向大动脉。随着副中心建设,这条线意义格外重要,将于年底开通。
西延工程是要把6号线和1号线在苹果园站连接起来,但由于苹果园枢纽的建设,年底开通时,6号线西延的苹果园站暂不开通。
二、绿化建设“绿心”建设全面启动
首提“生态保育”概念
1、建设2.3万亩台湖游憩公园
台湖镇正在加大疏解整治后的环境提升力度,正在建设总面积达2.3万亩的台湖游憩公园。
在最新的项目环评中透露,项目建成后的面积,将达近亩!
共分四期工程进行建设,涵盖园林艺术、体育健身、儿童娱乐等多个方面,一期工程预计于今年9月30日竣工,二期工程预计于明年6月30竣工,开放面积将达到1.4万余亩,届时市民休闲出游又有了新去处。
2、23座滨水公园靓丽城市副中心
纵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北运河,11月12日正式启动了综合整治。
到年初夏,将有23座微公园散落河畔,50公里骑行步道串联三色花树景观带,下游还将筑山造景,形成山水相望的秀丽景观。
北运河始于通州北关拦河闸,南流至西集镇出京,长约40公里。上游12公里曾在年进行过治理,此次综合整治主要针对下游28公里河段。
3、城市副中心“绿心”面积相当于3.8个颐和园
北京市园林局11月1日首次公布“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工程进展情况和具体设计理念。
城市绿心占地11.2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3.8个颐和园,年建成。
城市绿心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功能区之一,它既是市民休闲活动区,又是文化集聚区,同时也是生态治理示范区,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森林城市。
4、城市副中心新增百公里健身步道
住在通州的居民有福气了,又有三条绿道要开放了,总共有公里那么长!
近日,在大运河森林公园,通州区正式发布三条新的健身步道,分别为温榆河-北运河绿道、北运河健身绿道、运潮减河健身绿道,三条步道总长度约千米,与大运河相互交织,形成绿树掩映的生态景观,非常适合爱好徒步的市民前往,提供了一个进行健身运动的新选择。
5、通州推9个特色乡镇
近日,通州5个乡镇将全面城镇化、3个乡镇自主城镇化的消息被披露:
1、宋庄镇:艺术创意小镇
2、潞城镇:智慧小镇
3、西集镇:生态休闲小镇
4、漷县镇:文化健康小镇
5、永乐店镇:生态科技小镇
6、于家务乡:科技农业小镇
7、马驹桥镇:科技服务小镇
8、张家湾镇:漕运古镇
9、台湖镇:演艺文化小镇
这些特色小镇意味着什么呢?
这一轮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背后真正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专家认为,是创新驱动。
虽然多数特色小镇地处郊区,但其核心吸引力并不是低成本,靠低成本吸引来的人口和产业,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卫星城镇,或者是一个普通的产业园区。
三、民生建设新建改扩建45所中小学
医院进驻
1、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三年全覆盖
通州将切实改善民生,推进“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年底覆盖率达到90%,年“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率达到95%,年12月底前基本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2、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将远超中心城区
地上是12个城市组团、家园中心,人人都能就近找到公园、绿道、便民服务设施;
地下是轨道、物流、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副中心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将远超中心城区……
3、新建改扩建45所中小学
目前全区共有小学84所,初中40所,在校学生7.8万人。
“十三五”时期,通州将继续新建、改扩建45所中小学,不断扩充教育规模,优化教育布局结构,进一步满足人口增长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4、示范高中将达8至10所
通州将加快北京五中通州校区、杨庄小学等一批学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十三五”期间,将完成北京五中、景山学校等通州校区的建设,使示范高中数量达到8至10所。
同时启动区级示范校建设工程,组建潞河中学等教育联盟。
5、多所名校开工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
景山学校通州分校
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
人大附中通州学校
6、医院进驻通州
医院
医院
首都儿科医院
医院
北京市疾控中心
医院
医院
医院
四、市容市貌建设平方公里无违建
统筹老城更新保护
1、确保平方公里内基本无违法建设
今年要持续推进以拆违为重点的整治工作,全市拆除违法建设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确保新生违建“零增长”,城市副中心平方公里范围内基本无违法建设。
2、建设腾出0公顷土地
通州去年依法拆除万平方米违建,为副中心建设腾出大量空间。今年又定了0万平方米拆违目标,还要腾出0公顷土地,为副中心“腾笼换鸟”腾出“笼子”。
3、统筹考虑通州老城的更新保护
统筹考虑通州老城的更新保护;坚持交通先行,抓好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副中心与周边地区及北三县的交通联系。
4、规划建设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
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要优先在通州布局;做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建设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
END
图文
来源于网络
编辑
勾不中的帕吉
大到胜景奢食,小到街里巷外
帝都最闪耀的潮人们
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