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冷链Coldchain
友情告白
精选编发仅为公益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号观点及立场
继北京新发地市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新冠病毒后,病毒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的话题成为焦点。
6月16日晚,北京市召开疫情防控第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专家施国庆通报,目前还没有证据来表明三文鱼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者中间宿主。在这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相关的被污染的局部场所,通过检测确实发现三文鱼有被污染的情况,但是进入到污染场所之前的三文鱼,并没有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
据人民日报6月15日消息,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三文鱼案板查出病毒阳性不能说明太多问题,病毒有可能来自于污染,比如其它物品的污染,包括工作人员或感染的人在案板前讲话、交易时飞沫的喷出,都有可能造成案板污染,因此不能说三文鱼就是传播源头,这方面没有直接证据。
吴尊友还表示,关于源头的调查在进行当中,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肯定不是在北京的原发地发生的,是从外地引进的,而引进的两种可能都在调查当中。从病毒的组成结构来看,此次病毒不像北京两个月以前出现病例的毒株,更像欧洲的,但是欧洲的不代表来自欧洲国家,欧洲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要跟美国病毒毒株进行分析,大部分来自欧洲,俄罗斯的病例大部分也是源于欧洲,也就说我们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毒株源于欧洲可能来自欧洲国家,也可能来自美洲国家,也可能来自俄罗斯,还有待与进一步的收集信息来帮助判断。
截至发稿,还未有关于病毒传播源头以及传播途径的更进一步权威消息。
多家生鲜电商与商超回应各大生鲜电商、商超以及相关供应链企业均向澎湃新闻记者强调了对商品溯源、上架前检测、防疫措施的重要性。
京东方面表示,坚持源头直采、厂家直送、产地直发。目前所有生鲜类商品均从正规渠道进货,检疫手续%齐全。并持续对仓库及在仓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健康检测,进行充分消毒,同时全面加强线下门店防疫措施,做好门店测温、到店人数控制等相关工作。
叮咚买菜方面表示,在北京区域已紧急下线三文鱼冰鲜和冷冻相关产品,并已紧急下发全员通知,排查风险点,将北京总仓和前置仓全部提升到最高防疫级别。该平台也强调坚持产地直采,对生鲜产品从生产、采购、分选中心、加工过程、前置仓、巡检、分拣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品控。比如自建检测实验室,所有上线生鲜产品至少经过3道安全检测,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金属含量等多项检测。在水产方面也有独立实验室正常运作检测。“我们严格遵循生鲜产品安全一票否决制原则,每周会统计出一周内扣分异常的供应商,约到总仓约谈室进行约谈并给限期改善,期限到达时,改善不达标的供应商,可直接取消供应商资格。”
每日优鲜方面,已在6月12日紧急下线三文鱼冰鲜和冷冻相关产品。“每日优鲜平台所售肉蛋奶及大部分果蔬食材均由厂家直供,所有商品均从正规渠道进货,有检疫监测证明,且生鲜经过%批次检测。在物流全链条消杀防疫工作方面,前置仓内、配送箱、配送车一天两次消毒,配送员严格佩戴口罩、手套并进行体温检测。”每日优鲜方面人士介绍。
盒马方面则表示,会积极支持和配合北京相关部门规定及要求,平稳经营,服务民生。
此外,永辉超市、家乐福、麦德龙等超市也都表示其有严格的溯源系统,并对批次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后才会上架,在日常销售过程中还会进行抽样检查。
苏宁家乐福首席运营官张其喆表示,家乐福销售的猪肉、牛羊肉以及海鲜产品,均来自国内知名品牌商及供货商,“所有商品具备检验检疫证明及相关合格证书,产地源头可追溯”。同时,家乐福的食品安全实验室协同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所售的肉菜果进行每日抽样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永辉超市则建立了大数据平台食品安全云网,覆盖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系统、农产品基地溯源系统和企业数据。
麦德龙方面表示,自6月13日起,海关已在检查中增加核酸检测项目,以检测到港商品的新冠病毒情况。以麦德龙的冰鲜鱼产品举例,其运输、存储、接收及销售环节均采用专业严格的冷链运输标准,全程冷链,避免因温度升高导致细菌滋生。另外,麦德龙称公司有严格的温度监测,在配送中心和商场收货时会下载并检查监测数据,对运输工具、包装、检疫进行全方位验收,验收合格后商品才能获准进入商场。在商场生鲜区会实行精准温控,每天3次检查,保障食品安全。
供应链物流数字化服务运营商易流回应称,具体到防范病毒传播而言,易流已推出一款便携式冷链监测设备E6尖兵,这款设备具备无线通讯能力,放入车厢或货箱后可以跟踪运输全程,具备定位、温度、湿度、光照、震动等多种环境监测能力。“当尖兵处在黑暗的冷藏车厢或货箱中时,我们认为其处在正常状态,而当车厢门或货箱盖打开后,光照监测就被光线触发,此时温度也大概率会产生变化,平台会判定为异常事件,此时我们就可以线下验证接触货物的人的身份,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生鲜货品被病毒污染。”
生鲜电商供应链或存风险生鲜电商占冷链物流的市场份额不容小觑。
根据华创证券今年4月的公开报告显示,目前,服务于生鲜电商的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大致在亿左右,约占冷链物流整体规模的1/4左右。按照行业通行的25%的物流费用计算,预计到年,由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带来的冷链物流规模增量有望达到0亿,整体达到亿左右的水平。
不过,菜鸟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冷链智控事业部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则坦言,虽然在疫情的影响下,生鲜电商以及速冻食品对冷链物流催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增速也非常明显,但高速增长的需求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生鲜电商供应链管理水平还比较低,深层次的原因是供应链涉及的主体比较分散。首先是农产品供给源比较分散,其次是流通环节复杂,流通主体也比较分散,最后因为要送货上门,消费端也是非常分散的,这样就给供应链的管理带来的很大难度。
易流是中国领先的供应链物流数字化服务运营商,目前服务全国冷链百强企业超过70家,数字化(IoT)连接冷运车辆数占全国总车数30%以上,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上述负责人还提到,生鲜电商供应链还存在一个问题,即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流通环节数字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形成供应链全链条的数字化。目前行业还在数字化变革的初始阶段,存在严重的的孤岛效应,例如农业物联网的数据与仓储管理系统(WMS)不能打通,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TMS)的数据不能打通等,导致对生鲜全生命周期的品质管理没有办法做到。
问题出在冷链物流的可能性有多大深圳市生鲜冷链与城市物流协会冷链专家Tracy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生鲜冷链按照大的品类分一般是冻品肉禽类水产品食品、冰鲜肉禽类水产品、奶制品、果蔬、鲜活水产品,都有不同温区的要求。如冻品水产品从原产地到餐桌经历捕捞、冷冻、存储、运输、加工、包装、运输或者配送商超售卖或者餐厅加工等环节,根据产地加工或者消费地加工,以上流程会做些调整,但应该全程冷链﹣18度以下,高级海产品的冷链要求可能在-45度以下。
他表示,在以上每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断链和被污染的可能性,涉及的环节和海产品接触的人员和设备设施也可能都是污染源。之前检验检疫没有把新冠病毒作为常检项,所以在以上环节,如产地捕捞及加工环节的设备设施及人员需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