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仓储管理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时代,为了更好地推动降本增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在仓储物流方面的智能化升级投入。CIC灼识咨询相关报告显示,年全球智能仓储与工业物流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近亿元人民币。
在此背景下,智能仓储及工业物流解决方案愈加变得形式多样化,基于各类场景衍生出的产品形态也更为丰富。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吸引了多个领域的目光,其中,不乏资方的青睐。
那么,从资方角度如何看待智能仓储和工业物流的发展前景?在智能仓储物流领域众多潜在的黑马中,投资人又会如何判断选择投资标的?
8月9日,在上海报业集团|蓝鲸财经主办、CIC灼识咨询协办、中国信息协会智慧物流分会为指导单位的“创新-未来”之沙龙直播峰会上,联创永宣董事总经理宋宇表示:“随着机器人底盘技术的成熟,智能仓储和工业物流赛道的市场体量将进一步扩大,可容纳的玩家众多,而对于资方来说,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会着重从技术、市场及团队三个维度去考虑。”
企业资本化路径明朗
市场加速演变之下,不少企业正在拥抱“智能仓储VS工业物流”发展机遇中奋力前行。从电商、鞋服到光伏、锂电等下游行业,从拣选、分拣到搬运、存储等环节,从零部件JIT供应、柔性生产到精益供应链服务,智能仓储及工业物流方案的赋能场景也正日益丰富。
在联创永宣董事总经理宋宇看来,上述各行业、各环节的发展,本质而言都是机器人底盘技术的应用。“技术层面的成熟才引发了这一轮的产业发展,这一点,不论是AGV也好,还是各种导航技术进步,都足以说明。”
不过,这其中,不同赛道的发展速率也会存在差异。就智能仓储和工业物流而言,本质上属于一个赛道,但具体拆分来看,前者要较后者发展更早。
谈及原因,宋宇指出,大背景在于电商的发展促进了智能仓储的发展。而工业物流,则是近两年疫情大环境之下,市场对于智能制造整体要求的提升,因此产生了对工业场景中物流智能化的需求。
“事实上,两个场景的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整体来看,它们的体量都足够大,容纳的玩家也足够多,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可观的。”宋宇如是说。
基于此,若能把握住机会,行业成员的成长路径也会更为明朗。
宋宇表示:“从现阶段结果来看,第一波来自物流分解领域的设备厂商已陆续登上科创板,接下来,还会迎来类似于极智嘉、快仓等在内的智能化物流设备提供商的资本化进程。”
技术、市场、团队成为资方考虑三个维度
至此,作为“工业4.0”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及构建未来“智能工厂”的重要基石,智能仓储及工业物流的发展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