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渴望小城镇的安逸舒适,
却又依赖大城市的生存之道,
二者似乎无法协调。
选择了小镇就要放弃城市的繁华,
难道就没有一种双赢的生活模式:
出则繁华、入则宁静?
有!那就是——
特色小镇
朝九晚五的生活过久了会单调,
车水马龙的城市看多了会厌倦。
如果有一天让你生活在一个小镇上,
住在一栋小别墅里,
每天推开窗看到的就是亭亭玉立的荷叶
和挂满枝头尚未成熟的青柿子,
后院是自己辟出的一块菜园,
自己耕种自己采摘。
有朋自远方来,
就用地道的豫菜款待他们,
还可以去镇上参加民俗活动,
学习中国民间手艺,
周末了就开着车去周边旅行,
颐养天年,
这可能是所有人梦想的生活。
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年,要培育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小镇东风”就这样吹了起来,各地争相出台政策性文件力推特色小镇建设。
截至目前,河南共有15个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到年,河南省要重点培育个左右特色示范小镇,其中30个以上达到国家特色小镇示范标准。
“小镇东风”越吹越热,究竟为什么?
1、特色小镇将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重规模向重质量方向转变
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抓住了上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尾巴,借助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以廉价的资源、人力、制度等优势快速奠定了“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年的GDP已经达到了1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产值的14%。但是我们庞大的经济总量建立在以资源、人力、制度为基础的产业经济模式上,在面对全球需求疲软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突起的情况下,已经失去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为了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工程等高新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特色小镇产业模式横空出世,将有助于我们国家在下一轮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创造更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GDP。
2、特色小镇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在新的产业趋势面前,必须占领科技、智能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必然要根据这些产业、人才的特性来培育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模式,这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意图。一方面可以培育一批以产业制造和文旅基础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提升相关产业的高端高质量制造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特色小镇的打造,重点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的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促进结构性改革中,产业价值由中低端向高端获取。
3、特色小镇建设是大城市病治理与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北京、上海、深圳还有一些省会城市,大量的人口涌入和产业集聚造成了大城市越来越拥挤,承载力越来越差。因此,在城市的周边规划并兴建新技术产业为核心载体的产、局、绿一体化的特色小镇,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与疏导城市传统核心区的人口“拥堵”问题;其次,可以借助于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特色小镇来盘活与带动城市的非核心区域,提升城市的总体活跃度、生命力与竞争力。
4、特色小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动力
特色小镇也是是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年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达到57.35%,刚好过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55%这条线,根据发达国家80%以上的城镇化率还有差距。
但是目前的城镇化发展遇到了一些阻力,城乡二元结构原来越严重,小镇逐渐失去了向城市转化的动力,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来推动城镇化的持续化与转换,而特色小镇不仅仅是一个固定居所,更是以产业为核心的载体,集产业、商业、文化、旅游、休闲、生活、医疗、教育等多种资源为一体的多合一的发展模式,是对城乡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探索。
特色小镇有什么属性,
与传统的市镇相比优势在哪里?
首先特色小镇并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个镇,也不是前些年流行的那种产业园,它其实是一个资源集聚平台,平台上包括人口集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不仅是对原有居住环境和产业的整合升级,更是对区域未来发展的一个科学谋划。
与传统的产业园相比,二者都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