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我不该吐槽昨天的北京半程马拉松,毕竟跑都跑了,还PB了,再吐槽有些不厚道。
然而又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不只是14天不能离京这一件事。
吐槽的人那么多,也不多我一个,我这么安慰自己。
下面,吐槽正式开始。
既然大家都吐槽14天不能离京这件事,咱也从这件事开始。
第一分钟就报名了北京半程马拉松,家门口的比赛,没理由不跑。
报名时知道有14天不能离京的要求,觉得不难做到,其实我都大半年没出过京了。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半程马拉松前13天有两场级别比较高的马拉松比赛:徐州马拉松和无锡马拉松,再前一天是厦门马拉松,北京半马的“赛前14天不能离京”的要求相当于变相规定参加了徐马、锡马和厦马的人不能再参加北京半程马拉松。
其实这也没什么问题,这就是组委会的规定或者说选择,作为一个跑者必须无条件遵守,要参与游戏就要遵守规则,报名时我确实就是这么想的。
然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多说了。
我是因为不确定北半会中签才报的徐州马拉松。
换句话说,我之所以会报徐马,是因为担心北半中不了签,否则以我的个性,一定不会再报徐马。
徐马不用抽签,报名缴费就直通。
4月7日北半中签后我竟犹豫了:选北半还是徐马?
然而我只犹豫了几分钟就果断缴费了:小朋友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
我当时在群里说的是:“我想赌一下,北半最后不那么严格。”(有图为证)
好在大家不都像我这么贪心,二十几个人的小群,好几个人因为参加徐马和锡马,北半当时就没报名(不是不想)。
过程没什么好说的,一眨眼就到了上周三。
按照比赛要求去做了核算检测,大家就是否需要纸质版检测结果讨论了半天,结论是要,而且必须要,哪怕现在都提倡无纸办公。
一切就绪,就看周四能不能顺利领物。
是的,我是周四中午去领参赛包的。我当时的想得很简单:让领,就好好跑;不让领,就愿赌服输。
不想作弊,更不想观望。(有图为证。)
估计和我有同样问题的人比较多,很快各种渠道就有了我这种情况的领物指南:刷身份证拿到领物条后先去某白色尖顶房子里报备,领物条背面盖个章就可以了。
群众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我顺利拿到了自己的号码簿和参赛包。
按说我该高兴,但实话实说,我竟然觉得挺无趣,何必呢!
14天这件事就吐槽到这里,毕竟我是既得利益者,再多说就真的太不够厚道。
下面说说我最想吐槽的事:终点完赛后领存包竟然领了二十几分钟。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硬是用了二十几分钟才领到我的包,嗓子几乎喊哑。
参加过那么多场马拉松和越野赛,几十名完赛的运动员挤在栏杆前大呼小着自己的参赛号码领包的场景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是运动员们没素质吗?这个锅我们不背。
我是A区出发的,A区女选手的包都存在一辆车上(5号车),大约人左右。跑得快的大概1小时20分完赛,慢的2小时,按说领包时不该这么拥挤,这次为什么会这样?别的比赛为什么没遇到这种情况?(也许也有只是我没遇到?满满的求生欲。)
这必须是主办方的责任。
我们存的包都是组委会发的透明大塑料袋,上面贴了小一号的号码簿,胡乱堆在一起很难立刻找出某个号码。
但如果摆放的时候稍微花时间整理出一个顺序,比如按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领物时找起来就会快很多。
我猜以往的其他比赛就是这么做的。
因为以往领包用时都没超过一分钟,我也就没注意过这件事,一般在拿到包的后会说句:“谢谢,辛苦了!”转身就走。
这次的包都摆在地上,号码布冲着外面。也是一排一排的,但没有规律:后面可能是,也可能是,哪怕三四个志愿者也没办法在很快找出一个指定的包。
多事的我曾在第一分钟建议他们一个人负责找包,其他几个人先排序,被拒绝;后又建议B区的志愿者先来帮忙,因为B区的选手还没这么快完赛,也被拒绝。
三五分钟后我喊累了(需要一直喊自己的号码,十几个几十个人都在喊,声音小了还不行),身体也冷了(衣服都还在存的包里),我决定先去旁边拉伸,等大家都领完再说。
我是8:43完赛的,9:10我总算拿到了我的包,赶忙把长衣长裤套在身上。
说回包没排序这件事,是志愿者的问题吗?当然不是!
很多志愿者是第一次服务,哪怕不是第一次,上次也可能不负责存取包,所以不知道要提前排序。但已经组织了这么多场赛事的的主办方不可能不知道啊,培训时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害运动员们等了那么长时间。
取包的事就吐槽到这里。
还有没有可以吐槽的东西?有,但都没这两点吐槽意愿强烈,所以就不说了。
现在说说我的这次比赛。
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用时1:41:43秒,比上次(年北半)快了7分钟,也算是个大PB。
吐槽是希望以后会更好。
如果可以,我想每年都参加。
希望北京半程马拉松越办越好!
最后,
感谢偶遇的波波帅哥的终点照片,还帮忙修了图,真是又高又帅又善良。
(就是这张就是这张)
感谢X-BIONIC提供的跑步短裤、帽子和防晒袖套,穿着舒适,看着漂亮。
最后留个谜语:
猜猜我的上衣是什么品牌,
猜到了请在下面留言,
第一个猜对的人有小礼物赠送。
白小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