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火神山和雷神山ldquo光速建设

1月23日—2月2日

10天10夜

医院建设完成交付

图片来源

中国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

1月25日—2月5日

经过持续建设

医院具备交付条件

医院。安源摄数千名工人、数百台设备夜以继日换来了数以千万的“云监工”们点赞“中国速度”

对于当下的武汉来说

“两神”医院就是希望

在“两神”医院全部交付

投入使用的今天

让我们一起听听

“中国速度”“基建狂魔”

背后的故事

以及故事中的那些“小人物”

“2千万网友陪我们一起过年”

对于挖机代理商王伟和他的同事来说年这个春节很特别

除夕夜,王伟接到施工通知

当天下着雨,他戴着厚厚的口罩

踩着泥泞的地面

像战士一样

扎进医院的施工现场

“我们的年夜饭,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就站在一边,蹲在角落捧着碗吃。”

1月31日,医院施工现场。王腾摄工地上争分夺秒昼夜不停地24小时施工每一个角落都是机械轰鸣

吃饭时

他们在自己的施工设备上捧起盒饭

大口大口吃

夜深了

大家都争分夺秒地加班加点

24小时不合眼也是常有的事

有人实在累极了

就地坐下小憩片刻身下就是潮湿的泥土

1月30日,医院施工现场。张畅摄

高强度劳动下

每一名建设者虽然非常疲惫但王伟说大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干

“我们的心是暖的,每天有多万人在网上通过直播观看,陪我们一起奋战,为我们加油打气,让我们心里充满了力量。”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和王伟一样忙碌的还有徐工集团起重机客户胡虎

从除夕夜晚10点开始

他一刻也没有离开“雷神山”项目现场

施工现场。安源摄

因为每天调度电话太多

大年初三开始

胡虎的嗓子就已经沙哑

24小时协调工作

他吃睡都在车上

为了方便

被子和洗漱用品也都放车上

“‘机手’熬不住了就自己上,人员找不到,武汉以外的工作人员进来太难了。一个人12小时倒一次班。但是忙起来,也基本上休息不了2、3个小时,打个盹,就再上车,大家都是呼之即来,来之能战,为武汉‘战疫’全力以赴。”

“不要告诉爸妈我去武汉”徐工重卡卡友“走南闯北的阿三”是一位可敬的卡车人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网红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三哥”徐工重卡卡友。徐工集团供图大年初三得知“两神”工地物资紧缺的消息“三哥”在家里坐不住了他主动联系到一车抢险货源

大年初四

他装货驰援武汉装车已经劳累了一天大汗淋漓的“三哥”顾不上吃饭立即上车飞奔武汉单程公里17个小时送达这意味着全程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出发前,他对妻子说

千万不要告诉爸妈自己去武汉

就说他出去“倒几趟短”

驰援武汉。徐工集团供图

“两神”医院谁是“白居易”

这是网友给“两神”医院出的谜语

“白居易”——

大白板房,居住容易康复

医院的“白居易”它们的生产者来自江苏苏州汶川“老兵”年初一临危受命大年初一晚,江苏苏州与家人团聚的殷弘公司总经理陈烨接到了中建三局来自武汉的电话

“请做好准备,为建设中的医院生产一批用作病房的箱房。”

曾参与过汶川地震救灾的陈烨知道事关重大便连夜联系员工做好预案准备随时能开工

施工现场。陈烨摄

从大年初二晚上开始近百位安装工人陆续从苏州出发火速驰援武汉医院建设他们带去的,是数百套箱房落成后平均每套箱房可容纳4人可提供约上千个床位

病房设计草图。陈烨摄

病房内景。安源摄

医院隔离病区病房。李智邹浩摄可是这24小时的备货期只有陈烨知道是怎么过来的搭建箱房的人员不足他开出四到五倍的工资招募板材、工具不够他发动网购,连夜去外地买

图为陈烨。受访者供图

作为商人,这对陈烨来说

是个不赚钱的项目

但他表示

内心非常满足

汶川地震发生时

陈烨还是个刚大学毕业的实习生

他回忆:“在救灾过程中,只是做点杂事,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工作。这也让我始终抱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为受灾群众做得不够多。”

十二年过去

已成长为一名企业负责人的陈烨

再度响应国家号召

为武汉拼上了一切

他觉得,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施工现场。安源摄

和陈烨一起支援武汉的

还有负责指挥病房搭建的许昆锋

初三凌晨2点

他说服了拼命劝阻的妻儿

火速赶往医院工地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们专业是做这个的,现在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如果不去,那以后我们碰到了困难,谁来帮我们呢?我早一天到,医院就早一天建好,早治疗一批病人。武汉作为疫情源头能得到控制,那全国其他地方,包括我的家乡也就更安全一些。”

“5天完成3个月工作量”

医院施工现场。安源摄

常州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承接雷医院ICU病房、手术室、负压检验室三个核心区域内的水电、暖通、医用气体施工以及智能化、净化等设备安装专业要求极高

医院施工现场。安源摄

要确保5天完成交付董事长张惊涛接到任务后心里很明白这在平时是3个月的工期2月1日晚10点全面启动施工2月5日中午12点完成并交付“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位环亚人冲锋在雷神山工地现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向武汉人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2天加急生产近万根电源线

前方努力奋战

后方默默支援

大年初五下午镇江华银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车间内近30名工人正在赶工他们生产的是呼吸机消毒设备等医用设备配套电源线生产车间。肖瑶摄

几天前

医院物资紧张

公司董事长季忠银接到订单

需要为医用设备生产配套电源线

总量达6万条

几经思量

季忠银决定召集部分人员回来生产

让他意外的是,开工通知下发后

很多人主动请缨上生产一线

车间里,徐金凤与陈桂湘二人

分别在两条生产线做测试工序

他们是一对夫妻

电源线。肖瑶摄听到妻子徐金凤接到开工通知陈桂湘主动与妻子一起回了公司两人连续两天在厂里加班到深夜家里仅留有上高二的女儿“出门时,女儿悄悄告诉我们,她为我们骄傲,让我们安心工作,她会自己煮馄饨,照顾好自己。”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他们分秒必争,无怨劳作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战斗

所以,这世上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

都是这么一群朴实善良的人

勇敢站出来

身披铠甲,日夜兼程

替我们负重前行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消息汇总

记者:唐娟钟升朱志庚钟学满徐珊珊编辑:白嘉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dkonglongdan.com/bcwzr/1032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