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穷的有产者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纪实

中国的卡车司机跑不起中国的高速公路、私营车主雇不起驾驶员,把本应该自己承担的风险嫁祸到全家拖家带口跑车。

然而就是这么庞大的群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被社会忽视。

十年后,收入减半

从建国起直至上世纪90年代,卡车司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在普通人看来,卡车司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报酬丰厚、家境富足。

目前,中国有近三千万卡车司机,这些司机承担着国内70%以上的货物运输,他们的家属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可能上亿,是中国一个庞大却经常被忽视的群体。

进了十月,双十一就不再遥远,不过,如今已与数年前“双十一”初露峥嵘时大不一样,物流产业快速进步,快递不再“每逢佳节必爆仓”,剁手党们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包裹烂在路上。

你的愉悦购物体验背后,离不开货运卡车司机这个群体默默的付出与牺牲。

10年前,主流司机群体就可以拿到每月上万的收入,这个数字即便放在今天也毫不逊色。再加上卡车司机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有车就有收入”,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有产阶级。

如今,A师傅在朝阳区皮村活动,给百世汇通拉快递,跑北京—张家口线路,每个月净赚元。

从年到年,二十年间人们的平均月入翻了20倍,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时代。

卡车司机境遇最好的时候是年前后,“跑集装箱往天津拉煤”,一个月刨去吃喝等各种成本,能拿到元左右,十年后,收入反倒折半。

十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卡卡车司机在当年为何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就业岗位?卡车司机成为抢手的职业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分不开。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只有大型企业才会有运输部门,有的运输部门是政府机构参与运营的,普通人家的子弟很难进入运输部门,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卡车司机自然成为“高人一等”的就业岗位。

车司机门槛并不高,如今新入行的司机太多,新入行的司机不会考虑成本,不算油耗,也不考虑难度和风险,给钱就干,随便拉活儿不仅赔钱,还拉低了行业的收入水平。

除了“不懂事儿”的新人竞争,货运产业的高事故率决定了卡车司机们更多遇到的是不可预知、不可解决的“冤枉活”:被货主欠了两个月的薪水,他专程前往货主所在城市讨要,发现这两个月里,货主已经在跟车时出车祸死了,只得作罢。

卡车司机们也有更多的选择,只不过更危险,那就是比普通货运更高危的“拉大载、百吨王”。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如果卡车司机能够坚持一个人跑长途、百吨,即便在行情不好的今天,收入也能达到每月一万二三。但这太过危险,上有老下有老的中年人,不值得这样冒险赚钱。

然而即便如此“稳定”,A师傅也不打算一直这样下去。如今,他的颈椎和腰椎都不太好,还有胃病,因为卡车司机“吃喝都没点儿”。

“收入最次就是现在了。”他抱怨道,不管吃,不管住,五险一金什么的都没有。并非特例。全国从事卡车运输的司机有万人左右,其中2/3都没有五险一金或类似保障。

外人几乎看不到卡车司机下车吃饭的情形,因为他们大多不会在车辆以外的地方吃饭,一日三餐基本都是在驾驶室里完成。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吃饭是一个充满了温馨家庭氛围的事情,而在卡车司机眼里,吃饭就是一种任务,基本都是抱着“吃完拉倒、吃完好赶路”的心态在用餐,所以对饭菜的质量一般没太大要求,填饱肚子足以。

如今人到中年,当下和未来的保障才是这些中年货运司机群体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dkonglongdan.com/bcwzr/97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