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席卷了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
中国烟草物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伴潮而生,踏浪前行。
从最初简单的卷烟运输、保管、包装、装卸,到拥有近7万人的队伍、几百亿的资产、上万亿的产品,连接起农工商零各环节,贯穿于产供销全链条,烟草物流逐渐成为渠道掌控的重要手段,成为烟草行业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的核心能力。
这是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阳光,在东风劲吹中茁壮成长的40年。
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草专卖制度的确立,使烟草行业从分散管理走向集中管理,从自由发展变成国家垄断经营,为烟草物流的起步奠定制度基础。国家一系列物流政策的出台,让物流从导入的概念变成服务国民经济的生动实践。从“绿皮车”时代到2小时、1小时交通圈,车轮上的改革使车轮下的大路不再漫长,物畅其流从此成为可能。
这是紧紧依靠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保障发展奋力前行的40年。
自建还是外包?配送中心如何规范建设?全省如何统筹管物流、工商如何协同建物流?烟草物流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无不紧紧依靠国家局党组的把舵领航。
国家局明确了“先企业后全省再行业”的现代物流建设路径,提出“物流是行业的核心业务”,确定了物流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行业有统筹、省级有主管、基层有实体,40年来,烟草物流组织体系不断健全,业务体系涵盖了原辅料和卷烟成品,涉及仓储、养护、运输、分拣、配送等各个环节,为行业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伴随着行业铿锵有力的改革节奏,驰而不息革新拓路的40年。
从“坐商”到“行商”、从分散到统一、从传统到现代、从单点物流到供应链物流,行业各级工商企业从核心业务视角理解物流,从发展战略高度谋划物流,从竞争实力角度建设物流,推动烟草物流一步步走向现代。
自年在重庆首次召开物流工作现场会至今,国家局已先后在安徽、上海、江苏、河北、云南、陕西、福建等地举办现场会,“八统一”管理、“门对门”运作、密集式仓储、准时制服务……一个个闪烁着智慧的基层创造,丰富着现代烟草物流的内涵,让它变得具体而又生动。
随着“两烟”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担当着服务保障重任的烟草物流不停地做着“加法”:队伍越来越大、资产越来越多、网络越来越完善、业务越来越庞大。
现代企业治理模式下,天生追求降本增效的烟草物流又在努力做着“减法”:费用越来越低,耗时越来越少,周转越来越快,响应越来越敏捷。
在加与减之间,服务不断抵达新的高度——
采取“小快灵”调运,探索“T+0”送货,应用电子地图、RFID、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烟草走出了一条物流自主建设、创新发展的道路,也留下了一代代从业者胼手胝足创新变革的物流记忆。
这记忆,是“库”的变迁——从最初的平房、露天仓库,到如今的立体库、高架库,现代化仓储在硬件提升的同时,管理也从粗放走向标准化、精细化。
这记忆,是“线”的进化——从简单的人工分拣,到半自动、自动化分拣线,品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保障越来越有力。
这记忆,是“车”的升级——从自行车、摩托车到面包车、厢式小货车、新能源汽车,配送车辆升级的背后,是对准时高效、安全节能的不懈追求。
这记忆,是“路”的延伸——从最初的“送大不送小、送近不送远、送易不送难”转变为“路远路近一个样、要多要少一个样、上班下班一个样、晴天雨天一个样”,延伸的是送货路,拉近的是客我情。
这记忆,是“本”的迭代——从用记事本记录工作,到用笔记本电脑传输信息,管理工具的迭代,反映出物流专业管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涓滴汇海,百川向东。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行业物流工作者一点一滴的记忆,拼合出的是烟草物流历史变迁最美的画卷,蕴藏着推动烟草物流持续前行的原动力。
让我们一起品读——改革大潮中的物流记忆。
姜兆华/文
40年,我们这样走过
,重庆
送货制
AH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在重庆召开全国卷烟销售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加强批发网络建设、推行配送服务作为今后深化卷烟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全国城乡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拉开帷幕。烟草公司开始推行“送货制”,变“坐商”为“行商”,实行送货上门。
,山东潍坊
农网送货
AH9月,国家局在山东潍坊召开全国卷烟销售工作暨网络建设经验交流会,提出要开展不同形式的送货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继续抓好农村销售网络建设基础上,在大中城市开展连锁经营试点工作,加快城乡网络建设。
,江苏南通
送货率
AH9月,国家局在江苏南通召开全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现场会,提出“专销结合、三网(销售、专卖、信息)并举”,建设城网、强化农网,规范服务,扩大零售客户覆盖面和提高送货率。
,湖北武汉
全面配送访销分离
AH9月,国家局在湖北武汉召开网建现场会,推广武汉烟草“全面访销、全面配送、专销结合、访送分离”的城市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模式。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访送分离,要求改变下设批发点的做法,在配送方式上实现大配送,努力实现对零售客户的全覆盖。
,上海
现代物流
AH9月,国家局在上海召开烟草行业网络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全行业推广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现代物流、电子结算”为特征的上海网建模式。这是行业第一次明确提出“现代物流”,以此为标志,中国烟草开启了现代物流建设之路。
,北京
初期思路
AH7月召开的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提出,物流配送体系是主业内的专业分工,要努力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坚持用信息化进行改造提升;明确抓好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建设,切实抓好统一制订规划、统一制订技术标准、统一开发信息平台工作。自此,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初期工作思路基本确定。
,重庆
发展路径
AH6月,首次全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会在重庆召开。会议提出“合理规划、统一标准、经济实用、综合配套”的现代物流建设方针,要求卷烟物流建设工作要在国家局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先省内、后省外,先卷烟、后物资,以省为单位,规划先行、流程优先,系统整合资源,建设与管理并重,明确了现代物流建设路径。
,安徽合肥
五个转变
AH9月,全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强调要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为指导,充分发挥行业体制优势,努力实现行业物流工作从注重建设向注重管理转变,从分散、单个的物流建设向全省范围的、适度规模的物流建设转变,从工商各自建设向工商协同建设转变,从“硬化流程”向“优化流程”转变,从以商业为主向工商并重、工业角色越来越突出转变。
,上海
工商一体化
AH12月,全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展示了工商卷烟在途信息系统,进一步强调“建设高水平的工商一体化物流是行业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和基本途径”,要努力实现从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转变,从销售物流向供应物流转变。
,江苏南京
核心业务
AH5月,全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指出江苏烟草物流初步形成了中国烟草物联网的雏形,体现了新时期行业物流的发展方向;强调烟草物流是烟草行业的核心业务,是中国烟草面向未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建设不可替代的烟草现代物流体系,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中国烟草物联网。
,北京
不可替代性
AH12月,全国烟草行业物流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面抓好建设、管理、运行三大环节的工作,实现烟草物流的不可替代性,加强物流建设项目的前置性审核、全行业物流标准的统一和业务流程的统一、基础管理、物流队伍建设四项工作。
,河北秦皇岛
科技精益人本物流
AH7月,全国烟草行业物流工作现场会在河北秦皇岛召开。会议提出要努力打造科技物流、精益物流、人本物流,即以创新为动力,高水平建设科技物流;以供应链管理为主线,高质量推进精益物流;以创先争优为抓手,高层次创建人本物流。
,云南大理
供应链物流
AH11月,全国烟草行业物流工作现场会在云南大理召开。会议提出,行业物流要以国际一流的物流水平为追赶目标,全心全意打造高水平的行业供应链物流。要通过统一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全网链接、全线贯通,使行业供应链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提升、总体物流费用下降。
,北京
三个三
AH9月,全国烟草行业物流重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烟草物流要不断提升“三个水平”、实现“三个转变”、力求“三效业绩”:即努力提升一体化、实体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实现由核心业务向核心能力的转变、由成本中心向效益中心的转变、由企业物流向行业物流的转变,努力在物流重点中求效果、在物流运行中求效率、在物流发展中求效益。
,安徽合肥
三个更加注重
AH9月,年全国烟草行业物流工作现场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要求,学习安徽烟草先进经验,更加注重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更加注重物流体系化建设,更加注重物流实效化建设,释放物流潜力,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益。
,陕西西安
异型卷烟分拣
AH5月,国家局在陕西西安召开烟草行业异型卷烟自动化分拣工作现场会。会议要求,烟草商业物流战线从行业大局出发,想方设法解决好异型卷烟分拣包装效率提升的问题,为工业企业产品创新服好务,为卷烟市场营销服好务,为满足客户需求服好务。
,北京
升级版
AH5月,全国烟草行业物流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行业物流发展要把握“服务保障、稳定高效、开拓创新”的工作方向,当前烟草物流仍处于企业物流的发展阶段,在为向行业物流全面转变夯实基础,主要任务是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努力打造中国烟草物流“升级版”,实现服务升级、管理升级、创新升级。
,福建厦门
自主管控
AH6月,全国烟草行业物流工作现场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自主管控的发展道路,在夯实服务保障的基础上,统筹运行效率和发展效益,努力打造绿色循环、精益高效、协调共享的烟草供应链物流体系,在“两烟”流通、渠道掌控、规范经营中实现不可替代性,逐渐成为行业持续发展和抵御风险的核心能力。
刘洋、朱文娟根据相关材料整理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