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12日,中国梦——北京交响乐团保利全国巡演将在宜兴保利大剧院拉开帷幕。届时,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谭利华先生执棒为宜兴人民倾情奏响管弦乐《喜庆》——根据河南民间乐曲“大起板”改编、《二泉映月》、《云南随想》、《拥抱新时代》——交响组曲(选曲)等六首经典音乐佳作,均将在此次音乐会华丽呈现。相信艺术家们的精彩演绎,将为观众带来一场经典难忘的音乐盛宴。整场音乐将完美地演绎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为交响乐爱好者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
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谭利华
谭利华,当今活跃在国际和中国乐坛上最重要的指挥家之一。谭利华的指挥风格优雅流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指挥家,谭利华曾应邀指挥了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等世界一流乐团,并与美国、德国、英国、捷克、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瑞士、以色列、西班牙、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巴拿马等三十多个国外著名的交响乐团有过成功的合作。与谭利华合作的大师包括:拉扎尔·贝尔曼、弗拉第米尔·奥弗奇尼科夫、让·伊夫·蒂博戴、弗兰茨·尤斯图斯、郎朗、劳埃德·韦伯以及宓多里等。
谭利华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
谭利华16岁起开始指挥生涯。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黄晓同教授。随后,他跟随指挥大师李德伦继续研习指挥技艺并担任其助理。年至年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年至年任中国中央交响乐团主要指挥。年—年音乐季,谭利华担任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作为中国最活跃指挥家之一,谭利华还经常指挥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中国主要乐团,参加国内最重要的音乐节、比赛和演出音乐会。
谭利华所涉猎的曲目包括古典、浪漫以及近现代不同时期的大量经典中外交响乐作品。其中,谭利华尤为擅长指挥西方浪漫派后期和中国当代新创作品。谭利华在中国指挥和首演了许多中外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交响乐作品和当代作品。这些作品包括:雷斯庇基《罗马的松树》交响诗、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德沃夏克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以及其他当代外国重要作品在北京的首演。作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热心倡导者和支持者,谭利华执棒过百余部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的首演。年,谭利华指挥了中国作曲家王西麟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中国北京的首演,委约和指挥演出了中国作曲家郭文景为伦敦奥运会而作的交响序曲《莲花》在中国和伦敦的首演,年至今,中国当代四位作曲家叶小刚、周龙、王西麟、张千一再次获得谭利华新创作品委约。
、、、、、、年谭利华率领北京交响乐团在欧洲巡演均获得了巨大成功。年北京交响乐团成功完成了26天在8个国家演出18场音乐会,并获得欧洲公众和媒体的强烈反响。年5月奥地利报道称:“在著名的林茨布鲁克纳音乐厅,谭利华在演出中突出表现了技巧的成熟和对西方音乐到位的理解。他准确、简明扼要的指挥和音乐作品的诠释,让林茨的观众刮目相看”。
年,谭利华率领北京交响乐团代表中国文化的使者参加伦敦奥运会的“中国文化周”活动,于7月29日在伦敦节日大厅指挥了北京交响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的多位艺术家联袂演出《圣火?欢乐颂——北京交响乐团与伦敦爱乐乐团伦敦奥运会庆典音乐会》,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赢得九成以上的上座率。7月29日,英国《卫报》专栏评论家盖伊·达曼评论:“谭利华指挥的北京交响乐团带给伦敦奥运会的礼物——委约中国作曲家郭文景的新作《莲花》——具有雅致曼妙的美感。”
同年9月,谭利华率乐团赴土耳其锡德罗马古剧场、科隆爱乐音乐厅、柏林爱乐大厅和沃尔夫斯堡城市剧院演出获得当地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9月12日,《科隆评论报》以题为“令人难忘的完美”盛赞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出:“他们演奏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就像演奏中国作品一样熟练。他们的完美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年9月,谭利华率领乐团成功完成了第七次欧洲巡演的出访任务,参加了世界著名的布鲁克纳音乐节和德沃夏克音乐节。同年10月,率团首次踏上美洲大陆在为期两周的巡演中参加了墨西哥的塞万提诺音乐节。之后,乐团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年9月,北京市在黑山波德戈里察举办了第二届中东欧16+1首都市长论坛活动;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举办了“北京日”活动,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率北京市政府代表团出访。谭利华率领乐团分别在黑山波德戈里察国家剧院、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萨瓦中心剧场进行了“友好之旅”交响音乐会巡演,圆满完成了第八次欧洲巡演的出访任务。
作为中国乐坛最活跃和有影响的指挥家之一,谭利华曾指挥在全国许多重要城市演出近千场音乐会。谭利华自年开始参与创办、策划北京新年音乐会,目前这一音乐会已经成为北京人欢度新年不可缺少的文化盛事。为了致力于交响乐的普及,他每年都要率乐团去许多大、中学校为学生演出通俗易懂的交响乐和管弦乐名曲,并定期举办学生免费音乐会。年-年,谭利华率领乐团一年的普及演出会就达50场之多。此外,谭利华还指挥许多国家级重要的大型演出活动,录制了近五十张唱片和数百部影视音乐作品。7年,谭利华与有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合作,在全球发行了由他指挥北京交响乐团录制的八张唱片,曲目包括: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鲍元恺的《京剧》交响曲、唐建平的打击乐协奏曲《圣火-8》、郭文景的打击乐协奏曲《山之祭》、周龙《京华风韵》、穆索尔斯基-拉威尔的《图画展览会》、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第三交响曲》、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等。由此,谭利华和北京交响乐团成为首个EMI合作录制唱片的中国指挥家和乐团。
-年,谭利华策划并实施的百场音乐演出季,以其“大师系列”、“交响经典系列”、“华人音乐家系列”、“普及系列”和“巡演系列”五大板块,让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瞩目的和最有影响力的交响乐团。
《茉莉花》江苏民歌
改编:李文平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冯梦龙的《挂枝儿》中;《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年,一说年)的《小慧集》中;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记录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至年、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二泉映月》
作曲:华彦钧;改编:吴祖强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在众多的演奏形式中,人们对《二泉映月》的内涵把握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倾听《二泉映月》是畅快的,融入其中后,便真的感知了它的愈久弥珍,回味悠长。在这忧伤而又意境深邃的乐曲中,不仅流露出伤感怆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而且寄托了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全曲将主题进行时而沉静,时而躁动的变奏,使得整首曲子时而深沉,时而激扬,同时随着音乐本身娓娓道来的陈述、引申和展开,使阿炳所要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深刻地展开了阿炳一生的辛酸苦痛,不平与怨愤,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一种豁达以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
北京交响乐团
享有中国“首都明珠乐团”美誉的北京交响乐团,成立于年10月。作为中国首都北京音乐文化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创造者,乐团在成立和发展的历程中,凭借高度的职业化标准、严谨的演奏技巧、丰富的曲目和深厚的音乐修养以及全体音乐家对音乐无比执着的热情和真诚奉献,实现了乐团艺术水准的持续性稳步提升,使得北京交响乐团成为中国最受欢迎和国际颇有影响力的乐团之一,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白颠疯会自己好吗白癜风医院拉萨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