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数码产品的过度使用,长时间久坐不动的电脑工作,随着年龄增长器官退化等,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国民健康素质整体下降。这也是为何部门直言要实现全面小康,就要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原因所在。如今,早已不再是亚健康困扰着人们。仅次于门诊量第一的感冒,腰痛已经成为紧随其后,各医院门诊量排名第二的疾病。根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年,我国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3亿,其中50岁至60岁人群中,患病者比例达7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比例更高达82%。并且,受环境影响,这一疾病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
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对人们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是因为腰间盘各部分(骨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骨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腰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的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神经根收到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引发腰疼的疾病很多,其中最容易出现混淆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这两种疾病。腰肌劳损是指腰部周围肌肉慢性损伤的一种病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降低肌肉组织对腰椎的保护作用,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的退变,加速腰椎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出现。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在症状上有一些相似性:比如两者都会出现腰酸背痛、浑身无力等症状,但是两者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你区别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
1、活动是否受限腰背肌劳损的患者,其腰部活动度一般影响不大,通常是早晨起床或久坐起立时,腰背痛诱发加剧,相反活动开来后可明显缓解。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往往出现向前、后、左、右等至少一个方向的弯腰困难。
2、有无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三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不同的是,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因此鉴别二者首先要看患者有没有腿痛。
3、压痛点是中间还是两边对于纯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棘突或棘间隙有压痛,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压痛时,可出现沿神经根走行的下肢放射痛。腰背肌劳损患者通常腰椎棘突间无压痛,而腰背肌局部有压痛,即在远离背部中线的腰背部两边的肌肉。
注意这八个动作可以预防腰部疾病:
跷二郎腿:常翘二郎腿容易形成驼背和脊柱弯曲,平时尽量不要翘二郎腿坐下时保持骨盆端正,使腰椎受力均匀
长期站立工作会导致腰肌紧张:腰椎长期受力增加,腰椎间盘突出风险增加。
葛优躺坐姿(是指卧在沙发或凳子上):会导致腰椎前凸减少,椎间盘压力增加,长时间维持这个姿势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加重。
不良睡姿:如果颈腰部无支撑,会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睡沙发或软床后会觉得腰部很难受的原因。
单手提重物提重物会使身体整体倾斜:椎间盘的受力方向不均匀,肌肉紧张度也不一样,单手用力,重量分配不均会使脊柱两侧受力不均,对椎间盘的危害很大。
跑步姿势不对:弓背向前倾的姿势会导致椎间盘受力明显增加,再加上跑步颠簸的脉冲式压力,会对椎间盘的风险较大。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建议做剧烈运动,如爬山,快跑,骑车等。
一些需要扭腰的动作:比如高尔夫球挥杆、乒乓球拉弧圈球或者做操时的扭腰动作都需要腰部发力带动手臂,这样常态性的扭腰运动对椎间盘长期造成扭转和挤压,是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动作。
弯腰搬重物直接弯腰搬东西:会导致腰椎间盘突然受力增加,很容易使腰椎间盘通过薄弱区域突出,很多腰痛患者就是在弯腰搬重物后症状加重的。
如果感觉此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